欢迎来到 - 大路旁 - http://www.dalupang.com !
您当前所在位置: 大路旁知识频道教学设计地理教学设计高三地理教学设计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(北京卷)地理试题 -- 正文
  • 简介

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(北京卷)地理试题

[05-20 23:30:28]   来源:http://www.dalupang.com 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   阅读:9843

概要:横断山和秦岭 B.太行山和雪峰山 C.大巴山和巫山 D.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2.【解析】本题以统计图为情景,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,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,难度中等。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,主要分布于断层、坡度陡、地势起伏大、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区。遇到地震、暴雨等外部诱因,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,比较容易发生。而选项中各山是比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。因此要在正确理解统计图的基础上,把选项中的各山与中国的行政区图进行叠加,中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来进行判断。 【答案】A 3.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,①②③④依次是 A.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震、崩塌 B.泥石流、地震、崩塌、滑坡C.地震、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 D.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震 3.【解析】以联系图为情景,考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,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、探究、试误,属于较易试题。 【答案】C 4.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A.湘、辽、宁 B.台、鲁、苏 C.青、粤、晋 D.桂、甘、豫 4.【解析】考察中国区域地理知识,需要考生具备清晰的心理图像,同时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。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西高东低、呈阶梯状下降,自西向东三级阶梯依次下降,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,湘、辽位于第三阶梯,宁位于第二阶梯,排除A;青位于第一阶梯,粵位于第三阶梯,晋位于第二阶梯,排除C;桂是第三阶梯为主,甘第二阶梯

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(北京卷)地理试题,http://www.dalupang.com
一、选择题   图1是海南省著名的旅游景观“南天一柱”照片。读图,回答第1题。   1.该景观   A.形成受海水侵蚀的影响    B.表现出石灰岩沉积特点 C.反映热带自然景观特征    D.在冬季观赏的效果最佳   1.【解析】以景观图为情境,考察地貌成因与旅游知识,较易试题。读图(从图中可以看出其位于海岸地带且表面磨圆度很好)或调动旅游景点知识即可作答。   【答案】A   图2为某年中国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6个省级行政区。读图,回答第2题。     2.该年发生地质地貌灾害次数最多的山地可能是   A.横断山和秦岭    B.太行山和雪峰山    C.大巴山和巫山   D.祁连山和唐古拉山   2.【解析】本题以统计图为情景,考察自然灾害与区域地理知识,要求考生具有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,难度中等。地质地貌灾害主要有地震、滑坡、泥石流,主要分布于断层、坡度陡、地势起伏大、地表岩石破碎等地质基础较差的山区。遇到地震、暴雨等外部诱因,再加上人类对地表植被的破坏,比较容易发生。而选项中各山是比较容易发生地质灾害。因此要在正确理解统计图的基础上,把选项中的各山与中国的行政区图进行叠加,中国西南地区是地质灾害多发区来进行判断。   【答案】A   3.在图3所示的山区自然灾害链中,①②③④依次是   A.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震、崩塌    B.泥石流、地震、崩塌、滑坡 C.地震、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    D.崩塌、滑坡、泥石流、地震   3.【解析】以联系图为情景,考察自然灾害的关联性,思维能力主要体现为推理判断、探究、试误,属于较易试题。   【答案】C   4.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  A.湘、辽、宁    B.台、鲁、苏     C.青、粤、晋     D.桂、甘、豫   4.【解析】考察中国区域地理知识,需要考生具备清晰的心理图像,同时具备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。我国地形的显著特征是西高东低、呈阶梯状下降,自西向东三级阶梯依次下降,平均海拔高度由高到低的顺序,湘、辽位于第三阶梯,宁位于第二阶梯,排除A;青位于第一阶梯,粵位于第三阶梯,晋位于第二阶梯,排除C;桂是第三阶梯为主,甘第二阶梯、豫第三阶梯为主,排除D;对于B来说,都在第三阶梯,但台湾由台湾山脉,鲁由山东丘陵、苏主要是平原,故选B。   【答案】 B   读图4,回答第5、6题。   5.图中各点最可能表示世界   A.主要能源矿产产地      B.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 C.自然和文化遗产地      D.近10年7级以上地震震中   5.【解析】以经纬网分布图为情景,考察能源、人口、自然和文化遗产、地震、正午太阳高度角、日出时间、昼夜长短、南极科考等知识点,覆盖度很大,同时又密切联系热点知识,考察综合分析能力,难度中等。第5题根据经纬网及点状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,不难得出结论。   【答案】D   6.在6月到8月期间   A.正午太阳高度角①比②小    B.日出时间①比③早   C.④地白昼时间逐渐增加    D.便于在⑤地开展科学考察   6.【解析】该题考察地球运动的相关知识,有一定的难度,但仍然属于传统主干知识点,设问深度仅限于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层面,考生只要认真读图,运用所学的知识比较容易回答。①为北纬300,,②为南纬150,6至8月间,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,根据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①的太阳高度角总体大于②,排除A,⑤位于南极附近,最佳考察季节应为南半球夏季,太阳直射点应改为南半球,排除D;①③精度基本相同,但①比③昼长,股日出时间较早。


www.dalupang.com   【答案】B   图5为某日中国东部一条经线附近地区的天气状况示意图,读图,回到第7题。     7.该日最可能出现在   A.1月       B.4月      C.7月      D.10月   7.【解析】以天气状况示意图为情景,考察天气形成的季节,需要考生联系生活经验、运用天气预报相关知识作答,属于较易试题。该图的判读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知识,首先要求考生对于天气符号比较熟悉,其次要求考生要具备一定的空间定位能力。根据图像判断,我国东部地区的这条经线在华北地区出现了沙尘,可判断为冬春季节,排除C、D;在东北地区出现了小雪、小雨、大风;可进一步判断为B。   【答案】B   图6为地处北纬50°附近欧洲中部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。读图,回答第8、9题。  

[1] [2] [3]  下一页


标签:高三地理教学设计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,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- 地理教学设计 -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