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:人口与地理环境
[05-20 23:30:28] 来源:http://www.dalupang.com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 阅读:9283次
概要:化阶段 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了城镇化水平的计算、城镇化的发展阶段,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。⑴城镇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,需要读图计算:1982年城市人口为20000万人,总人口是城市人口20000+乡村人口80000=100000万人。城镇化水平约为20%。⑵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就是90年代后期。⑶1961~2007年,该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,乡村人口有减少的趋势,A、B错。郊区化指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,图中没有反应这一过程。 【答案】1.B 2.D 3.C 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,回答4~5题。 4.1960—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( ) A.高出生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 B.高出生率、高死亡率、低自然增长率 C.高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 D.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低自然增长率 5.70年代以来,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,其最主要原因是( ) A.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 B.持续、稳定的人口政策 C.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.自然灾害不断增多 【解析】4.从图中可以看出,1960—1965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,而人口死亡率则大幅度下降,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,说明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高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。5.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,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,所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。 【答案】4.C
2017届高三地理精析精练:人口与地理环境,http://www.dalupang.com
下图示意某国城镇人口和乡村人口的变化,回答1~3题。

1.1982年该国城镇化水平约为( )
A.10% B.20% C.30% D.40%
2.20世纪该国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是( )
A.60年代初期 B.70年代中期 C.80年代中期 D.90年代后期
3.1961~2007年,该国城镇化总体趋势表现为( )
A.乡村人口持续增加 B.城镇人口缓慢减少 C.进入加速发展阶段 D.进入郊区化阶段
【解析】本题考查了城镇化水平的计算、城镇化的发展阶段,同时也有利于学生读图析图能力的培养。⑴城镇化水平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百分比,需要读图计算:1982年城市人口为20000万人,总人口是城市人口20000+乡村人口80000=100000万人。城镇化水平约为20%。⑵图中可以看出城镇人口比重增长最快的时期就是90年代后期。⑶1961~2007年,该国城市人口越来越多,乡村人口有减少的趋势,A、B错。郊区化指城市人口向郊区迁移,图中没有反应这一过程。

【答案】1.B 2.D 3.C
右图是我国人口增长示意图,回答4~5题。
4.1960—1965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于( )
A.高出生率、高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
B.高出生率、高死亡率、低自然增长率
C.高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
D.低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低自然增长率
5.70年代以来,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,其最主要原因是( )
A.经济持续的高速增长 B.持续、稳定的人口政策 C.全球不断变暖的影响 D.自然灾害不断增多
【解析】4.从图中可以看出,1960—1965年我国的人口出生率上升较快,而人口死亡率则大幅度下降,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,说明这段时间我国人口增长类型属高出生率、低死亡率、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。5.我国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,开始实施计划生育政策,所以我国的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。
【答案】4.C 5.B
右图中①②③④代表近代四个城市某年人口资料,四城市人口规模大致相同,判断回答6~8题。

6.四城市中,经济发展水平较高,就业机会最多的是( )
A.① B.② C.③ D.④
7.四城市中,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的是( )
A.①② B.③④ C.②④ D.①③
8.长假期间,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,这种现象属于( )
A.人口流动 B.省际人口迁移 C.国内人口迁移 D.国际人口迁移
【解析】经济发展水平较高,就业机会最多的是人口迁入最多的④城市,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要看人口出生数和死亡数,②④城市的自然增长是负值,长假期间,大批外地游客来到城市②,这种现象属于人口流动,不是人口迁移。
【答案】6.D 7.C 8.A
谋求人口合理容量是国土规划的重要内容,读下表:2001、2002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(单位:万公顷),完成9~11题。
9.2002年比2001年林地大幅增加,新增林地最可能位于( )
A.西北干旱区 B.东北林区 C.西南林区 D.生态脆弱区
10.能正确反映我国环境人口容量变化趋势的图是( )

11.造成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上述变化趋势的直接因素是( )
A.土地资源数量增加 B.开放程度提高 C.环境质量改善 D.消费水平提高
【解析】2002年比2001年林地大幅增加,新增林地位于适宜造林的生态环境脆弱区,西北干旱区不适宜造林,东北林区、西南林区森林本来就已很丰富,故第9题选D。环境人口容量简单的说就是环境所能容纳的最大人口数,制约因素有资源、科技发展水平及人口的生活和文化消费水平。建国以来我国人口容量趋于下降趋势,后来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及我国退耕还林,退耕还草、还湖等生态措施的建设,环境质量有了很大改善,我国的环境容量有了很大提高。第10题选D,11题选C。

[1] [2] 下一页
标签:高三地理教学设计,高三地理教学设计案例,高中地理教学设计,教学设计 - 地理教学设计 - 高三地理教学设计